荣冬不敢多说,转身取了个斗篷,想帮太孙披上。朱瞻基依旧是摇摇头,挺立着一动不动。
月上中天,终于,隐隐传来了阵阵马蹄声,脚步声,车轮声。是北征大军!飘扬的明字大旗之后,十二面龙旗分立左右,之后是皇帝的仪仗车辇,整齐的骑兵步兵队伍。银辉映照下,份外肃整恢宏。
一员大将挺立马上,高声叫道:“末将张辅,侍奉御驾在此,请开关放行!”声音平平淡淡,听不出喜怒悲哀。
朱瞻基吸一口气,缓缓叫道:“开关!”随即走下关城,奔到刚刚打开的大门之后,定了定神又吸一口气,缓缓踱了出去。衮龙袍在银色的月光下,高贵端方。朱瞻基缓步行来,面带微笑,神态步履,象足了永乐大帝,威仪霸气,不可直视。
荣冬荣夏带着锦衣卫队,紧随其后,两位镇抚强自镇静,荣冬并着双掌,荣夏握紧了钢拳。只是二人都知道,倘若大军有变,武功再高,又有何用?
张辅一跃下马,噗通跪倒行礼:“参见殿下!”等了也许只是一刹那,急促的心跳中却极为漫长,身后的二十万大军将士齐齐下马拜倒行礼:“参见殿下!”
朱瞻基与张辅对望一眼,暗暗松了口气。大军拜服了皇太孙,这一场危机,算是过去了。金幼孜等随行官员将领,一边上来拜见皇太孙,“殿下”“千岁”之声不绝,一边安排大军进关。
张辅独自苦苦支撑了二十天,几十年似君似友更似父的皇帝驾崩了,哭都不能哭,还要强颜欢笑,每日应付军中大小将领,处理军务,早已心力交瘁。此时望着大军终于平安进了关内,依次返回各自大营,再也支持不住,俯身一个趔趄,堪堪摔倒。荣夏眼明手快一把扶住,朱瞻基示意,先扶了去休息。
朱瞻基踱至皇帝的辇车之旁,车帘紧闭,帷幕深垂。提督太监刘顺坐在车侧的车辕上,双目含泪,冲太孙微微示意。朱瞻基掀开车帘,坐进了辇中,吩咐道:“回宫!”
八匹骏马昂首嘶鸣,车轮缓缓驶动。
车内没有人,只有一个巨大的锡棺。杨荣海寿张辅为了瞒天过海,苦心想出的这一计策,成功得售,永乐帝的遗体在这样炎热的夏季,自榆木川顺利运回了北京。
后世的史学家,有不少人因此怀疑杨荣,在皇帝突然驾崩之后的反应,太沉着, 应对得太好了,莫非是有预谋?甚至怀疑起永乐帝真正的死因。可是,堂堂文渊阁大学士,全中国只有五至七名的重臣,难道不该有这样非凡的应变之才?
马蹄笃笃,车轮滚滚,龙辇往紫禁城驶去。朱瞻基跪倒在棺前,抚着冰冷的锡棺,强忍了很久的泪水,终于滂沱而下。
荣冬骑马守在车旁,听着紧闭的车帘后皇太孙压抑的痛哭声,皱紧了眉头,喟然长叹:皇帝,驾崩了?然而连自己也不敢承认的是,心底居然也有一丝高兴。
永乐大帝晚年,与太子党,与群臣,甚至与宦官侍卫,都颇有些关系紧张。朝中可以说人人自危,后宫同样也是个个如履薄冰,不知道皇帝何时会龙颜大怒,不知道自己何时会飞来横祸。而太子朱高炽仁和宽厚,大家的日子无疑会好过许多。
皇帝驾崩,全国举哀。停朝市,去刑戮,断音乐,禁屠杀,禁婚嫁,停大小祀,大明上下一片悲伤肃穆。
朱高炽为首,朝臣全部着丧服,白衣白帽麻牒带穿了一个多月。乐安的汉王朱高煦,也身着丧服,嚎啕痛哭的同时,咬牙切齿地,又狠狠骂了朱瞻壑一顿,这么大的事,怎么会在朱高炽诏告天下的时候,才知道?
朱瞻壑反省来反省去,实在是杨荣海寿和张辅瞒得太好;军中宫中枉有诸多眼线,竟然都不知道!汉王世子痛定思痛,急忙再次布防,下一次,可一定要抢在前面!
皇帝继位,规矩是要“劝进”。即百官百姓的代表,上书劝继承人继承皇位,而继承人一般谦虚两次,到第三次才答应。很多人认为,这是中国礼教中,最虚伪的一个。
而皇太子朱高炽,很奇怪,连续三次的劝进都没有答应。甚至群臣第四次劝进,也被拒绝。杨士奇,杨荣,蹇义等这帮太子党大佬费心琢磨,哪里不对呢?终于,永乐二十二年八月,在群臣劝进到第五次,搬出了《皇明祖训》中立嫡立长的祖训,也就是大明高于一切的法制之后,太子朱高炽终于同意继承大统,九月七日正式登基,成为大明历史上第四位皇帝。
定第二年(公元1425)改年号为洪熙,史称“洪熙帝”。或因庙号,后称为“明仁宗”。
洪熙帝坐在金銮宝座上,感慨万千。身为大明做太子时间最长的皇帝,这二十年的等待,只有朱高炽自己才知道这中间的艰辛。父皇的猜忌打压,弟弟的谋权陷害,身体上精神上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折。然而,终于还是胜利了!
二十多年间,早有很多事想做而未能做。洪熙帝没等到永乐年结束,就毫不犹豫地开始了。
第一件事,就是亲至诏狱,放出了夏原吉,仍然委任做户部尚书。放出了黄淮,杨溥,重新组织内阁,大明历史上最强的“三杨内阁”出现。升内阁大学士官职,比如让杨士奇兼兵部尚书,内阁从此成为真正的实权机构。
第二件事,颁布大赦令,大赦天下。同时减免百姓的欠缴赋税。不知道是抚慰还是示威,两个弟弟汉王赵王,加岁禄二万石。
第三件事,取消郑和下西洋的计划,取消边境纳贡贸易。
第四件事,平反大量冤案。包括方孝儒等靖难忠臣,包括解缙梁潜等被迫害的太子党等人都在这时得到了昭雪。当然,没忘了南北榜案。洪熙帝发布了一系列平反诏书,传檄天下。
当传到南京,瑈璇与白烟玉,欢欣雀跃又哭又叫。此时距离二人初识七夕结盟,已经过了十年。甘棠蒯祥望着紧紧相拥的二人,也是热泪盈眶。一生有几个十年?又有几个人的十年,能如这二人一样,精彩瑰丽?
洪熙帝吸取南北榜案的教训,每科会试的结果也摆在眼前,贡士进士这样下去南方人太多,几乎难得看到北方人了。朱高炽早就思虑了很久,要改革科举制度。
永乐二十二年十月,洪熙帝下诏曰:“科举之士需南北兼收,南人虽善文词,而北人厚重。近累科所选,北人仅得十一,非公天下之道。自今科场取士,南取六分,北取四分”。
从此,分地录取便成为科举的一项常规制度,在明朝中期,又分为北,中,南三个区域。一直到清末科举灭亡,分地录取始终是科举的基本制度。而这,又直接影响了高考制度。至今,每年六月的高考,采用分省考试录取,南北方甚至东西部的差异,体现在考题录取分数等各个方面。
六百年前,洪熙帝作出这样的变革,是为了“公天下之道”。那分地录取,究竟是否起到了公道的作用呢?还是,留给历史评判吧。